觀音座蓮
Angiopteris lygodiifolia Rosenst
巨大型草本, 莖塊狀 , 葉螺旋排列於莖上, 柄基具撕裂緣之托葉二枚, 托 葉宿存, 整個塊莖被宿存之托葉覆蓋,外觀像觀音菩薩的蓮花座, 因此稱為觀音座蓮 。 觀音座蓮的成熟葉是二回羽狀 複葉 , 但幼葉祇有一回 , 葉綠鋸齒狀; 葉柄 、 羽柄 、 小羽柄基部具膨大之葉枕 (pulvinus), 葉枕在水份不足或光線 過強時 , 會失水萎縮, 使得葉片 、 羽片 、 小羽片下垂, 可減低陽光的接觸 面 , 減少水分蒸散, 若環境潮溼時 , 則葉枕的組織逐漸膨大, 將葉片、羽 片 、 小羽片一一挺起,以便能接受更多的陽光 。 觀音座蓮的葉脈單一或分叉 一次, 每一脈對應一齒, 葉緣缺刻處有迴脈 (recurrent veins) ,迴脈僅 達孢子囊群附近;孢子囊群由8~10枚孢子囊集生而成 ,位在葉脈接近葉綠慮 之兩側 。 亞熱帶成熟闊葉林下常可見到 , 在烏來相當普遍 。
資料來源:郭城孟,2005,臺北縣烏來鄉生態旅遊手冊(植物篇),臺北縣烏來鄉公所。